分享: |
4月18日12时57分,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4月19日,北京市召开长峰医院火灾事故情况通报会,截至今早9时,经转院救治无效,29人不幸死亡。
经初步调查,事故系医院住院部内部改造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燃现场可燃涂料的挥发物所致。事故具体原因和损失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油漆这种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的化学品,是要严格远离火源的。如果是能产生火苗的动火作业,是要主动远离这种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在《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中,有明确规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动火作业安全措施。在分享安全措施前,先回顾一下基本概念和常识。
火什么是动火作业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施以外的禁火区内从事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注:包括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喷砂机等进行的作业。
特级动火作业: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处于运行状态下的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行的动火作业(包括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存有易燃易爆介质的重大危险源罐区防火堤内的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二级动火作业:除特级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FIRE EDUCATION动火作业的审批
动火作业的分析
时间要求:
动火分析与作业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30分钟 ;
特级、一级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
二级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分钟 ,应重新进行气体分析;
每日动火前均应进行气体分析;
特级动火作业期间应连续进行监测。
设备内部动火位置要求:
结果要求:
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为以下两点:
(1)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 5%(体积分数);
(2)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0. 2%(体积分数)。
SAFE作业中:实施管理1.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防火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
2.凡在盛有或盛装过助燃或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规定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中生产设备上的动火作业,应上述设备设施与生产系统彻底断开或隔离,不应以水封或仅关闭阀门代替盲板作为隔断措施。上述设备设施应进行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拆除管线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危险特性、工艺条件及其走向,并根据所要拆除管线的情况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4.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如有可燃物、电缆桥架、孔洞、害井、地沟、水封设施、污水井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15米内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对于受热分解可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应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防护措施。
5.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6.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上或设备内部动火时,动火前应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时应连续检测气体浓度,发现气体浓度超限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动火前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采样分析。
7.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3. 5%(体积分数)。
8.在油气罐区防火堤内进行动火作业时,不应同时进行切水、取样作业。
9.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不应进行可燃性粉尘清扫作业。
10.铁路沿线25米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
11.特级动火作业应采集全过程作业影像,且作业现场使用的摄录设备应为防爆型。
12.使用电焊机作业时,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0米,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
13.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10米,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14.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SAFE作业后:清理现场1. 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明火及高温残渣);
2. 作业完毕,应恢复作业时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的安全使用功能;
3. 将作业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及时撤离现场;
4. 将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清理干净。
牢记电焊气割“十不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相关链接: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64465630),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