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 SLM打印梯度材料

来源:世展网 分类:3D打印行业资讯 2022-05-20 08:31 阅读:11518
分享:

2025年深圳国际3D打印产业展览会3D Printing Shenzhen

2025-08-26-08-28

距离123

AMLetters往期精品

1.Fraunhofer最新数据:Cu等高反材料如何毁掉你的SLM打印机

2.为什么选GH4169用于航空航天增材制造?

3.Ni基高温合金 一个视频 让你从小白到专家

4.金属3D打印 NiTi血管支架 国内外进展

5.微尺度SLM 技术发展介绍

6.上交大+联赢激光 红蓝混合激光器解决高反材料成形难题

7.汇聚行业精英 Formnext + PM South China 2022 载誉而归

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对功能梯度材料(FGM-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需求的增加,许多学者致力于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造FGM结构。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激光熔化金属粉末来制造具有复杂结构的零件。与其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比,SLM具有高尺寸精度和低粗糙度的优势。此外,与传统制造技术(如铸造和焊接)相比,SLM不仅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结构灵活的零件,还可以缩短交货期、降低材料成本。

FGM结构可以通过在零件的不同部位应用不同的材料,使零件局部获得独特的属性,如耐磨、耐蚀等。目前,许多学者已经成功地通过SLM制造了一些复杂形状的功能梯度材料结构。使用SLM制备功能梯度材料的高成本问题虽然值得关注,但异质材料界面处的裂纹问题才是阻碍FGM结构应用的核心。(前者是成本问题,后者是可行性问题。)

SLM工艺成形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与材料内应力持续作斗争的过程,单一材料尚且存在内应力引发的裂纹问题,不同材料界面部位的应力情况更加复杂,不仅有生成脆性相的可能,大的应力突变甚至会使零件直接报废。弱界面性能限制了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实际应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改善界面性能的方法。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开展了许多相关工作,但界面材料熔合与缺陷产生机制仍无定论,科学理论的缺失使得工程实践希望渺茫。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界面处材料熔合和缺陷形成的机理,有效地改善界面性能,推动FGM结构在实际工业环境中尽快落地,杨永强教授、王迪博士等人针对不锈钢、铜合金、模具钢、钴铬合金等常用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使用SLM工艺制备了“四材一体”的功能梯度材料,并对异质材料界面处的微观结构和硬度进行了表征和系统性论述。

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一窥SLM功能梯度材料的真容。

01

原材料介绍

SLM粉末牌号

粉末厂家

316L

Changsha Hualiu Metallurgy Powder Co., Ltd.,

CuSn10

Dongguan Jing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18Ni300

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CoCr

Mate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为什么选这四种材料

之所以选择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们的SLM工艺相对成熟,而且每种材料在不同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功能梯度材料将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SLM粉末牌号

材料特点

316L

316L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CuSn10

CuSn10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多用于耐磨部件,如润滑轴承和金刚石工具。

18Ni300

18Ni300因其超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在模具中有重要的应用。

CoCr

CoCr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牙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02

梯度材料SLM设备

该实验在华南理工大学自研设备Dimetal-100上进行,设备参数如下:

激光器

IPG 500W光纤激光器

成形尺寸

100mm×100mm×100mm

扫描速度

10~7000mm/s

聚焦光斑直径

70μm

自研设备的成形原理及参数与市面常见设备无异,不同之处在于该设备设计了四套上送粉装置,成形过程中可切换、输送不同材料。

                                               

设备原理图

小编知道大家对这种新技术和新设备都比较感兴趣,所以还搜罗了一些其他文献中的设备图,供大家看个热闹。

2021年2月22日,北京科技大学 曲选辉教授团队 在AM期刊发表《通过激光铺粉3D打印制备CoCrMo-Inconel718梯度材料》文章,使用北京隆源自研设备,设备机械结构如下: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1.101926

设备原理图与铺粉二维原理图

2021年12月8日 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博士论文《多材料难熔合金增材制造打印方向对界面区的影响》中使用设备如下图所示。

原文链接:

https://corescholar.libraries.wright.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3647&context=etd_all

设备原理图

03

本文研究重点

(1)钢铜双金属零件广泛应用于发电、核工业和汽车工业。因此,钢与铜的结合是本研究的重点,316L与CuSn10、CuSn10与18Ni300。

(2)新的尝试,选择了18Ni300与CoCr组合。

(3)钢和铜在热膨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必要研究它们的沉积顺序是否会影响界面缺陷的形成。

(4)四种材料的沉积顺序为CoCr、18Ni300、CuSn10、316L。

04

制备流程及实验参数

4-1制备流程

(1) 打印CoCr,最后一层烧三次;

(2) 打印18Ni300,最后一层烧三次;

(3) 打印CuSn10,最后一层烧三次;

(4) 打印316L,结束。

4-2扫描方式

岛扫描策略(单个矩形正方形区域为5mm×5mm),目的是降低成形过程的残余应力,确保顺利成形。

05

实验数据及分析 

5-1 成形实物

样品成形质量良好

5-2 界面宏观形貌

316L/CuSn10两端界面

形成长度分别为2509μm和843μm的裂纹

316L/CuSn10两端裂纹分析

在SLM成形过程,随着新层的不断沉积,制造的零件将逐渐积累热量。然而,铜的高导热性使316L/CuSn10界面附近的316L部件能够快速冷却。快速冷却引起的收缩应力在316L/CuSn10界面处引起翘曲效应。因此,边缘的裂纹更严重。

CuSn10/18Ni300界面

冶金结合良好

无可见裂纹

316L/CuSn10   (中间部位)界面

冶金结合良好

无可见裂纹

18Ni300/CoCr界面

边界不明显

5-3 界面微观形貌

在316L/CuSn10界面

熔合区附近316L区域发现微裂纹

CuSn10区域出现大量孔隙

在CuSn10/18Ni300界面

CuSn10区域有较多气孔

熔合区附近18Ni300区域有少量气孔

18Ni300/CoCr界面

未发现裂纹或孔隙

界面连续、良好

(1) 316L和CuSn10之间的热性能不匹配导致界面附近316L区域出现大量微裂纹。具体分析见下文。

(2) 针对CuSn10内部气孔分析,由于气孔并不集中在熔合区,而是均匀分布在CuSn10区域。因此,这些气孔可能是由于CuSn10区域的激光参数不当造成的。激光能量输入不足导致凝固过程过于短暂,无法释放溶解在熔池中的气体。在凝固之前,气体没有从熔池中逸出。因此,形成了近似球形的小孔。

(3) 针对18Ni300与CuSn10接壤区域(18Ni300一侧)气孔分析,当CuSn10沉积在18Ni300上时,激光重熔了18Ni300区域的上层。由于激光能量输入较低,凝固过程非常短暂,溶解气体无法从熔池中逸出,从而导致球形气孔的形成。

5-4 不同区域维氏硬度

不同区域的维氏硬度

(1) 在本研究使用的四种材料中,18Ni300的维氏显微硬度最高,而CuSn10的维氏显微硬度最低。

(2) (18Ni300/CoCr界面)的硬度低于CoCr和18Ni300。因此,此界面可能形成了新的金属间相,这会影响硬度。

(3) (CuSn10/18Ni300界面)的硬度介于构成异质材料界面的两种材料的硬度之间。

(4) (316L/CuSn10界面)的硬度超过316L和CuSn10,因此,此界面可能形成了新的金属间相,这会影响硬度。

5-5 3界面宽度和元素分布

316L/CuSn10截面宽度和元素分布

(1) 熔合区的宽度约为135μm。

(2) 在熔合区,铁元素和铜元素都有足够的扩散,使316L/CuSn10界面具有良好的接头强度。增强元素在界面上的扩散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界面结合。

CuSn10/18Ni300截面宽度和元素分布

(1) 熔合区的宽度约为345μm。

(2) 在熔合区中,每种金属元素的含量逐渐变化。成分的梯度转变有助于提高界面结合强度。

18Ni300/CoCr截面宽度和元素分布

(1) 熔合区的宽度约为230μm,

(2) 熔合区中每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显示出梯度变化。

5-6 热膨胀效应

测量完全冷却后样品的实际尺寸,并通过从实际尺寸中减去模型尺寸来获得x、y轴方向上的膨胀增量。(不考虑SLM设备的制造误差)

膨胀增量的结果

(1)FGM样品的每个区域在x轴和y轴方向上具有一致的膨胀增量。CuSn10地区的膨胀增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2)CuSn10/18Ni300界面的膨胀增量与CuSn10区相似,而316L/CuSn10界面的膨胀增量远小于CuSn10区的膨胀增量。这一现象表明,不同材料的建造顺序会影响非均质材料界面的热膨胀效应。

(3)先打印CuSn10,后在其上打印316L的施工顺序可能无法通过膨胀释放残余应力,从而在SLM过程中积累大量残余应力,并导致裂缝的形成。因此,如果将具有高热膨胀系数的材料设置为最后沉积的材料,FGM样品可能会避免裂纹的形成,因为它可能不会在制造过程中累积过多的残余应力。

5-7 材料熔合与缺陷形成

在CuSn10区域沉积316L时,316L渗入CuSn10区域,然后形成由CuSn10和316L组成的熔合区。熔合区附近的316L区域也被少量CuSn10渗透。此外,熔合区之间的边界区域和316L区域非常不规则。

316L/CuSn10界面处的材料熔合和裂纹

为什么会这样?

(1)这可以用马兰戈尼对流效应来解释,两种表面张力不同的液体,他们的界面中因为张力梯度的存在,使其质量发生移动的现象,便是科学上称为马兰戈尼效应的现象。通俗来讲,熔合区的熔池中有对流,才形成了不是直线的界面。

(2)Marangoni对流由温度梯度引起的表面张力驱动,因此较大的温度梯度会加剧Marangoni对流。铜的高热传导率导致温度梯度增加,从而增强熔合区的Marangoni对流。

(3)熔池中心的温度高于边界温度,由此产生温度梯度。这种温差导致表面张力朝向熔池的边界。表面张力将液态金属拉向熔池边界,而重力迫使液态金属向下流动至熔池底部,从而在熔池中诱导循环流动。

(4)在SLM过程中,高能激光熔化316L粉末和CuSn10区域的上层,形成熔池。在Marangoni对流的作用下,熔融的CuSn10被拉向316L区域,熔融的316L渗入CuSn10区域。因此,形成了图中的熔合区。

(5)Marangoni对流促进316L区域和CuSn10区域之间的物质传递,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冶金结合。

5-8 裂纹形成原因汇总

(1)膨胀系数原因

在316L/CuSn10界面(316L一侧)区域存在大量微裂纹,这对界面结合强度有不利影响。这些微裂纹沿着打印方向从熔合区边界延伸至316L区域。由于两种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不匹配,在界面上产生裂纹。随着316L继续沉积,界面残余应力增加,促使裂纹向316L区扩展。

(2)铜元素原因

铜扩散到奥氏体晶界使其变脆,沿不锈钢晶界形成微裂纹。

(3)熔点原因

由于不锈钢(~1400°C)的熔点高于铜合金(~1080°C),316L先于CuSn10在熔合区凝固。而铜的热膨胀系数又高于钢,所以在CuSn10上沉积316L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后凝固的CuSn10受到上部316L层和下部CuSn10层的约束,应力累积。然而,积累的应力不能由已完全固化的下层CuSn10释放,而必须由未完全固化的上层316L释放。上层316L不能通过收缩塑性变形释放应力,因此被撕裂。

(4)导热率原因

固体的热导率通常高于粉末,所以此处不考虑粉末床的热扩散。四种材料中铜的热导率最高。因此,在CuSn10基板上沉积316L时,热量主要通过底部CuSn10区域分散。这往往会导致316和CuSn10区域之间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形成较大的应力。

06

结论:如何避免裂纹

只需交换316L和CuSn10的打印顺序,就可以制备出没有明显宏观裂纹的功能梯度材料样品。也就是说,在316L或18Ni300上沉积CuSn10不会导致显著裂纹的形成,但在CuSn10上沉积316L会导致显著裂纹的形成。

相关文献已上传至QQ群:201654309,搜索梯度材料。

感谢天津大学吴泽同学提供的文献支持!

07

题外话

技术人员刚入行时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小编也不例外。王迪博士是11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团队毕业的,虽无缘相识,但他的博士论文《选区激光熔化成型不锈钢零件特性与工艺研究》曾让当年刚入行的小编受益匪浅。此次查阅梯度材料文献,再次看到这熟悉的名字,不由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当然,主要还是内容很好、很丰富且有意思,不然不会被Springer收录。

华南理工大学近10年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著述颇丰,为中国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增材10年,他们其中许多人也已经从当年血气方刚的学生蜕变为增材领域的“一方诸侯”。增材10年,华南理工的研究方向,也已从“常规材料、单一材料、简单结构”慢慢转向了“高性能材料、梯度材料、复杂结构”期待下一个10年!!!

华南理工近10年培养博士情况及研究方向变化

来源:AMLetters

相关3D打印行业展会

2025年深圳国际3D打印产业展览会3D Printing Shenzhen

2025-08-26~08-28 距离123
6433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华南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 Shenzhen

2025-09-10~09-12 距离138
3656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6年上海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 ASIA

2026-03-17~03-19 距离326
95093展会热度 评论(0)

2026年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3D Printing Asia

2026-03-04~03-06 距离313
4938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成都国际3D打印大会及展览会IAME

2024-12-27~12-29 展会结束
46739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国际粉末冶金暨3D打印展览会CAC

2025-05-26~05-28 距离31
5933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3D打印智能装备展览会DME

2025-11-05~11-08 距离194
5980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国际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PMCC EXPO

2025-05-08~05-10 距离13
51106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