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京东方晶芯科技共同牵头制定的T/CVIA 115-2023《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规定了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和测试方法,在亮度、峰值亮度、亮度均匀性、动态对比度、色域、色彩一致性、色度不均匀性、光晕、灰阶响应时间等核心显示性能方面,为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器设立了技术门槛。
当前,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器的国家标准还未有发布,作为业内首项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器标准,该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也为规范Mini LED市场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提供了标准支撑,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设立“光晕”性能标准
光晕是针对现有市场上Mini LED背光产品的热议话题。在我们日常使用场景中,黑背景中的画面容易出现光晕(如电影放映画面中的字幕),在相对较暗的室内照明环境中,光晕会更加明显。
Mini LED具备分区动态调光功能,黑画面下可实现背光全部关闭,即为真实黑;然而对于有图像显示的位置,对应的背光分区处于开启状态,由于光有扩散作用,背光开启位置的光会扩散到暗态区域,虽然液晶偏转会遮挡一部分扩散到黑画面中的光,但是人眼敏锐性较高,目视状态下仍可以看到画面边缘会有类似光环的现象,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光晕(halo)。
背光分区数量是影响光晕大小的因素之一,分区数越多,那么单位画面对应的背光分区越精密,当背光分区与显示画面区域完全吻合时,光晕现象就会消失,即黑白分明。如果能控制液晶完全偏转,实现黑画面下完全不漏光,光晕现象也会消失。
该规范中设立光晕这一项性能标准,是在Mini LED背光显示器标准中首次正式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此标准中提出的一个客观指标P,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甄选高性能显示器,P值越小,光晕效果越好。
同时,该标准的发布利于进一步完善Mini LED产业链,统一标准,从而推动上下游企业在新型显示领域的应用,为用户呈现更高性能的显示产品,推动技术革新,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利益并引领技术发展。
文章内容、封面来源:BOE晶芯科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喜欢看!分享、点赞、点“在看”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