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4月1日,“CSAE学术沙龙—东南大学站:智能电动底盘与动力学控制关键技术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智能电动运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Automotive Innovation》、《汽车工程》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先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莲芳女士、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熊斌谦先生、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剑光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曹东璞教授、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苏亮博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殷国栋教授,以及来自南阳淅减、江苏大学、比亚迪等产学研方面的青年专家,围绕智能电动底盘的开发展开交流。会议由嘉宾致辞、特邀专家报告和青年学者报告三部分组成。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观看量累计超2300人次。
倪中华教授主持嘉宾致辞环节。倪教授首先对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表示本次会议旨在为行业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交流平台,共同促进我国智能电动底盘技术的快速发展。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先生致辞
邢纪红副书记对东南大学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东南大学将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攻关,促进智能电动底盘“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和研究成果落地转化。
赵莲芳副秘书长衷心感谢了东南大学对CSAE学术沙龙的大力支持。她表示,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已开启“智能化”竞争下半场,作为承载自动驾驶控制执行的底盘系统仍需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实现高精度、高响应速度和高可靠的控制性能,满足智能驾驶需求。此外,她还介绍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学术交流和期刊出版方面开展的工作。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金湘副教授主持特邀专家报告环节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剑光博士发表演讲
周剑光博士发表了题为“智能线控底盘技术趋势与研发创新实践”的演讲。他主要介绍了智能线控底盘新挑战及技术趋势、CAIC智能制动系统研发创新实践以及CAIC冗余智能转向系统研发创新实践。他指出对于智能线控底盘的新挑战,行业内有必要联合探索软硬件异构冗余设计、核心控制模块、底盘失效模式以及对应的安全机制、容错控制等,共同建立测试和评价标准体系。曹东璞教授发表了题为"强交互场景下智能汽车动力学与控制”的演讲。他介绍了团队在智能汽车决策规划与动力学控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基于非对称性风险评估与主动试探行为的交互换道决策、考虑动力学稳定性的重卡避障规划以及车辆碰撞后决策规划与动力学控制等。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苏亮博士发表演讲
苏亮院长发表了题为“智能集成底盘技术研究”的演讲。他表示底盘线控化和智能化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线控底盘成熟应用落地,尚需关键技术和产业突破。金龙客车将为智能底盘技术的开发提供助力。东南大学殷国栋教授发表演讲
殷国栋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化电动底盘的创新设计与动力学控制”的演讲。他指出智能电动汽车将取长补短,深度融合多源感知与智能决策技术,实现全面协同,连贯智能的车与聪明的路,并自上而下,通过车路协同实现智能交通。汽车青年托举人才、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庄伟超副教授主持青年学者报告环节
汽车青年托举人才、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向博士发表演讲
刘向博士发表了题为“ADS半主动悬架系统产业化应用与实践”的演讲。他结合淅减ADS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发和成功量产经历,针对ADS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例如减振器设计、阻尼力一致性、控制算法等进行阐述和分享。汽车青年托举人才、江苏大学沈钰杰副教授发表演讲
沈钰杰副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电动汽车底盘惯容悬架新构型设计及未来发展”的演讲。他针对智能电动汽车先进底盘系统的智能化和电动化需求,提出惯容悬架新构型系统,分别介绍了悬架设计方法,零部件工作原理及工程应用等,并分享了其未来发展趋势。许豪伦博士发表了题为“高安全线控底盘系统研究与底盘融合创新进展”的演讲。他介绍了融合创新为比亚迪智能底盘提供了全新整车舒适性控制的功能。在数字化研发上,他从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智能悬架的模型开发上分享了进展和未来规划。
会议合影
“CSAE学术沙龙——东南大学站:智能电动底盘与动力学控制关键技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汽车行业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