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香港助泰企扩展业务
泰国政府为满足当地企业的庞大融资需求,一直以减税和多项优惠营商措施鼓励该国企业在本地上市,使泰国证券交易所在首次公开招股(IPO)方面,过去数年一直在东盟国家间居领先地位。然而,随着泰国企业近年把焦点逐步转移至中国和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泰国企业藉海外融资,把业务拓展至全球。根据国际金融机构Refinitiv调查,截至去年7月,共有六家泰国企业先后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上市,总市值达155亿美元(折合约1,068亿元人民币)。香港贸发局亚洲及新兴市场助理首席经济师薛冠楠指出,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可助泰国公司接触更多对投资东盟地区兴趣日浓的国际和内地投资者,「香港新推出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提供了一条具有吸引力的上市新途径,非常适合高增长而未有收入的泰国信息科技和高科技公司。香港是享誉国际的上市地,应更积极地对外推广,以加深泰国公司对香港市场的认识,鼓励他们利用香港作为金融平台,把握新的机遇。」
泰企具备条件来港上市
薛冠楠表示:「纵使目前只有一家泰国企业在香港上市,但根据Refinitiv数据估算,超过90%在泰交所上市的泰国企业符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最低要求(即1.5亿港元,约1.32亿元人民币),其中更有四分之一的泰国企业达到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最低要求(即20亿港元,约17.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不少泰国企业已具备在香港做主要、双重主要或第二上市的条件。」
他指出:「从事消费业务和服务、金融服务、工业和资源,以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的泰国公司更被视为最有潜力赴港上市,借助香港金融平台扩展海外业务。」
在市值和上市公司数目方面,香港交易所均遥遥领先于泰国交易所。截至去年7月,港交所共有2,579家上市公司,市值约4.59万亿美元(折合约31.6万亿元人民币),泰交所则有788家上市公司,市值约5,305亿美元(折合约3.65万亿元人民币)。
香港资本市场活跃
对许多泰国公司而言,上市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到海外上市是进军海外市场、提高知名度并强化公司品牌的途径,而香港是一个优质的海外上市地。
薛冠楠表示,随着RCEP于去年1月生效,部分泰国企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正计划借助协定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内扩展,并寻求机会在海外上市,以应付越来越大的融资需求,「香港的资本市场流动性高,可为企业业务扩展提供更大的资金池。」
与东盟各证券交易所相比,香港的股票市场也非常活跃,2021年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额达177.04亿美元(折合约1,220亿元人民币),是东盟六家主要交易所总成交额的两倍多。股票市场活跃意味着IPO的资金池更大,也有利于在二级市场进行后续融资。
泰国公司在香港上市,有助他们与国际投资者联系,「另外,香港是区内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可助企业接触更多有兴趣投资东盟地区的国际及内地投资者。」
港交所的《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20》指出,海外投资者(包括美国、欧洲、中国内地、亚洲及其它地区)的交易占全年成交额的41.2%,而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现货市场成交总额的30.8%。在所有非本地投资者中,约47.7%来自亚太区,欧美分别占24.4%及23.2%。
有利于进军大湾区和内地其它市场
许多泰国公司把在香港上市视为在大湾区和中国内地其它地区进一步扩展的重要一步。
受访者特别强调,香港拥有大量国际投资者,包括金融和策略投资者,他们对内地相关项目有丰富经验,且兴趣浓厚,有利泰国公司为拓展大湾区和内地市场筹集资金。
根据香港特区证监会的《2021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数据指出,在香港管理的金融资产中有21%投资于内地,显示内地是首选的境外投资目的地,投资者对内地市场甚感兴趣。
对于有意寻求融资及进军内地的泰国公司而言,香港是一个理想的金融平台。受访者指出,从事消费业务和服务、金融服务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泰国公司应最有潜力来港上市,借助香港金融平台扩展业务
更多贸发局展览或商贸资讯,
请关注新浪微博@香港贸发局
或登录贸发局官网http://www.hktdc.com/sc/查看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